• 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幸福歌聲傳唱60年

    來源: 原創 發布日期: 2019-04-01 12:13:16 9739

    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幸福歌聲傳唱60年

    時間:2019-03-25 11:01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幸福歌聲傳唱60年

    -紀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系列綜述之一

    “雪山啊閃銀光,雅魯藏布江翻波浪。驅散烏云見太陽,幸福的歌聲傳四方?!备枨菚r代的印跡。一曲《翻身農奴把歌唱》,唱的是西藏60年前發生的一場廢奴運動。若說歌曲唱出了當年雪域高原上人們的心聲,那么傳唱至今,唱的則是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這,是一段不能忘卻的歷史。

    20世紀50年代,當奴隸制、農奴制、黑奴制已為現代文明徹底唾棄之時,西藏卻依然處于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統治之下。1959年4月15日,毛主席在第十六次最高國務會議上指出:“西藏的農奴制度,就像我們春秋戰國時代那個莊園制度?!?/span>

    廢除封建農奴制度,是西藏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廣大西藏人民的迫切愿望。1959年到1961年,西藏那場翻天覆地的偉大革命斗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部分。民主改革結束了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極大地解放了社會生產力,雪域高原迎來了新生。

    悲歌:神權與政權合一的制度,必須要改變

    “阿爸丹增啊,請你告訴我:沒見一粒糧,怎欠千克(計量單位,一克相當于28斤)債?”這首歌,是西藏民族大學退休教師,現年87歲的張元坤老先生聽他的學生次仁宗波唱的。民主改革前,這首歌曾流傳于林芝一帶。歌詞里講述的,是次仁宗波一家的遭遇。

    一個青黃不接的春天,為糊口,次仁宗波的阿爸丹增,不得不向農奴主借2克糧食。在借條上按下手印后,次仁宗波的阿爸并沒有拿到一粒糧食,而農奴主卻還要追債。就這樣,利滾利后,次仁宗波家“欠”下了農奴主千克債。

    隨后,阿爸被追債的農奴主迫害致死。次仁宗波的哥哥悲憤交加,坐在無人的山頂上,唱出這首歌。再后來,次仁宗波的哥哥也被農奴主迫害死,他和妹妹淪落為乞丐。后來,是解放軍解救了兄妹倆,并把他們送到內地學習,成為當時西藏工學的學生。

    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粗暴踐踏農奴尊嚴,嚴重侵犯基本人權,根本阻礙西藏社會發展,完全不符合中國和世界進步潮流。

    法國旅行家亞歷山大·大衛·妮爾上世紀初曾先后5次到西藏及其周邊地區考察。她對舊西藏的農奴制有過這樣的描述:“在西藏,所有農民都是終身負債的農奴,在他們中間很難找到一個已經還清了債務的人?!薄盀榱司S持生計,農奴不得不借錢、借糧、借牲畜,支付高額利息。然而,來年的收獲永遠還不完高額的利息?!薄霸诤翢o辦法的情況下,他們只好再借,借口糧,借種子。如此下去,年復一年,永無完結,直到死也不能從債務中解脫出來,而這些債務就落到了他兒子的身上,可憐的兒子從一開始,就受到這些祖傳債務的壓榨,而這些債的起源早已是遙遠的過去的事了,他根本不知道這從什么時候說起?!薄斑@些可憐的人們只能永遠待在他們貧窮的土地上。他們完全失去了一切人的自由,一年更比一年窮?!?/span>

    曾任舊西藏地方政府噶倫的阿沛·阿旺晉美親眼目睹和經歷了維系千余年的封建農奴制的最后階段和它的消亡過程,他曾指出:“我和一些上層開明人士都認為照這樣子下去,用不了多久,農奴死光了,貴族也活不成,整個社會就得毀滅?!?/span>

    舊西藏的農奴制度和宗教制度,已經發展到了一個極端,比西歐中世紀的農奴制更殘酷、落后。神權與政權合一的制度,必須要改變。

    憤歌:被壓抑了數百年的靈魂,看到了希望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只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舊社會鞭子抽我身,母親只會淚淋淋。共產黨號召我鬧革命,奪過鞭子揍敵人?!痹谖鞑?,《唱支山歌給黨聽》可謂家喻戶曉。歌聲從深情到悲憤,再到高亢,展現的是西藏人民曾經的苦難,更展現了西藏社會的巨變。

    1959年之前的西藏,是占西藏人口不到5%的三大領主的香巴拉,卻是占西藏人口95%以上的各族人民的活地獄。

    隆子縣覺拉鄉年扎村索朗多吉老阿爸今年70歲。5、6歲時,他就給當地農奴主放羊。由于人小,加上饑餓,他跑不過羊。若是羊比他先回家,農奴主就會用鞭子或者麻醉草抽他,阿爸阿媽含淚看著他挨打,一句求饒的話也不敢說。

    1956年,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成立后,黨中央根據當時的情況,明確提出西藏6年之內不進行民主改革的方針,屆時視情還可以推遲。但西藏反動上層是不愿改變的,1959年3月,西藏反動上層發動全面武裝叛亂。為維護祖國統一,在黨中央領導下,解放軍迅速平息叛亂。

    叛亂不得人心,被壓抑了數百年的靈魂,看到了希望。平叛得到西藏各族人民的全力支持。

    巴青縣林場工人布德,被叛亂者挖去雙眼,也沒有泄露重要的軍事情報;山南上層愛國人士嘎炯·次仁頓珠,莊園被叛亂者燒毀,兒子被殺害,面對威脅,他堅定地同解放軍站在一起。

    當雄縣公塘鄉拉根村的羅覺老阿爸,也是千千萬萬名支持解放軍平叛的西藏人民中的一員。當年,他作為一名支前民工,趕著馬車往前線運送彈藥,從火線上搶運傷員。

    西藏公學的學子紛紛請戰,有2100余人回到西藏,本文開頭所述的次仁宗波也在其中。這批翻身農奴出身的學子中,有人參加了人民解放軍,犧牲在平叛戰場上;有人投入轟轟烈烈的民主改革中,為西藏自治區的成立貢獻力量。

    根據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邊平叛邊改革”的總方針,3年的時間里,把西藏地方政府的土地分給翻身農奴,廢除了壓在農奴頭上的債務、烏拉差役,廢除了封建貴族的一切特權,廣大西藏人民的人權從此有了保障。

    隨著西藏百萬農奴的解放,這股春風也吹到了地處偏遠的年扎村,索朗多吉家分到了1畝地,1頭牛和2只羊,他們家徹底擺脫了農奴主壓迫,從此有了做人的尊嚴。

    頌歌:砸掉了身上沉重的枷鎖,一心跟黨走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陽。多么溫暖、多么慈祥,把我們農奴的心兒照亮。我們邁步走在社會主義幸福的大道上?!蔽鞑厝嗣竦男睦锸敲靼椎?,誰才是真正為各族人民前途命運著想?誰才能把西藏帶到更加美好的明天?幾十年前,這首《北京的金山上》,曾唱遍雪域大地。歌里唱的,是西藏各族人民翻身得解放之后的喜悅和一心跟黨走的決心。

    民主改革后,西藏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時代變革,民歌的風格也發生了變化,以高亢、熱烈的調子,以直白、樸素的情感,反映新時代的內容和風格。民主改革之后的新民歌,也是新時代的宣言,新長征的號角,鼓舞人們前進,推動人民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去奪取新的更大的勝利。

    砸掉了身上沉重的枷鎖,怎不激動萬分?怎不決心跟黨走?

    張國華將軍的女兒張小康所著的《雪域長歌》中寫到:在南木林縣,當燒掉烏拉差役、地租以及高利貸等用于壓迫剝削的字據后,這些昔日的受苦人唱呀、跳呀,天都黑了也不盡興。多角鄉薩隆村,有個人分了一間四面有玻璃的房子。睡在軟墊上,一夜未眠,天快亮時,他把被子鋪地上才睡著。

    次仁拉姆生下來就是朗生,12歲時從隆子縣被賣到乃東縣,從此再也沒見過阿爸阿媽。民主改革開始后,她第一次見到了解放軍和工作組?!八麄円轮鴺闼卣麧?,說話和氣,哪里像壞人?”次仁拉姆平生第一次吃上了白米飯,第一次聽到“平等、自由、當家作主”這些詞,就像甘甜的清流注入次仁拉姆的心田,也注入所有像次仁拉姆一樣受苦人的心里。

    翻身農奴從內心感激共產黨,感激解放軍。民主改革后,各族群眾家里都掛上了毛主席像。時至今日,在廣大農牧區,在群眾家里的墻上,仍然能夠見到當年的國家領導人像。

    從此,家中掛領袖像,成為西藏各族群眾的傳統。

    歌聲傳唱60年。60多年來,西藏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發展路子,一個傳統與現代交相輝映的新西藏,已經呈現在世人面前。

     

    拉薩市城投九大集團

    拉薩市城市建設投資經營有限公司 西藏玉拓醫療健康養老產業有限責任公司 西藏鯤泰建設有限公司 拉薩城投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西藏領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西藏升航建材產業有限公司 西藏博瑞公共設施管理服務有限公司 西藏鵬矗文化旅游產業集團 西藏啟恒教育體育產業有限公司
    關注城投金控 微信掃描上方二微碼關注
    0.0404s